上一篇

交易随行20250619镍今多强势

下一篇

深析“趋势+盈亏比”战法

分享

以“古树之心”应对交易风雨

2025-06-19 09:14:48        交易高手分享

logo.jpg

交易最低的境界就是在市场里找寻刺激,充分放大自己的贪婪和恐惧,享受神经舒张的快感。


交易中层的境界是相对克制人性,努力在市场里赚到钱,这个层次也会幻想暴富,也会陷入重仓搏一把的欲望中,时常在各种方法中切换,但难以得到要领。


交易高层境界是按部就班地执行系统,就像机械一样,这个阶段就能稳定盈利了,但主要靠管住手。其实高层境界很简单,不是方法多牛,也不是认知多高深,就是执行力非常强,这一点可以打败90%的人,所以说难也难。


这个阶段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稳定系统的信仰,比如连续亏损,扛不住了,开始怀疑系统,也就等于退化到下一层境界了。


交易大师境界,更多的是认知层面的进步,所谓大道至简,就是从形而上学的系统进化到原理认知坚不可摧,但方法手法又非常柔性多变。大道至简,这个道的方向和坚持是不变的,这是根本。


比如大道中形成了强趋势的认知,顺势而为,无势则休,有趋势就不

会太在意操作的手法,只要控制风险就好了。所以这个层次是注重“道”而不是“术”。


做一棵行道树


为什么要用行道树这个形象比喻呢?


树是没有人性的,是安静的,在道路两旁观察人和车的流动规律,观察和欣赏这个世界,深深地扎根,把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牢牢抓住,让自己成长,不去奢望太多的领域。


其实大师境界和高层境界差的是什么?是对市场乃至世界的一种观察和思考,执着于系统的执行是向内修的,往往看不到全貌,格局就小了。大师境界是外修,将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市场联动起来,从中发现共同的规律。


因为趋势本身就有很大的驱动性,周期性,和这个世界的潮流是一样的,如果你不明白泡泡玛特的成功,怎么能识别市场热点的切换呢?都是共通的。


怎么成为一棵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树呢?我觉得是一个双修的过程,一方面不能舍弃执行系统的坚持,这是对人性克制的修炼,是必修课;另一方面,跳出自修的圈子,去观察这个交易世界。


本人之前闭门造车疯狂复盘画图,讲真话,没太大作用,因为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中,没有外力冲击容易沉迷自己的“错误圈”。


我后来经常参加一些交易类交流活动,多听少说,获得了很多我之前没听过的认知,动摇了我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我之前会根据均线建立趋势系统,去做形态切入,根本无法盈利,请教了高手,他们的回答是:均线趋势判断已经被大家用烂了,用的人越多并不是越能实现,而是卷的人越多,越没有利润,系统也需要一些蓝海战术,而且趋势,并不是均线就能表达的,所有技术表达趋势,都只能表达其中最有效的一段,那就是精华,占比是很小的。


这是醍醐灌顶之快乐啊,自己摸索是不可能得到的。


后来我特别喜欢参加一些会议,特别是能够感受到整个市场氛围和市场动向的会议(插播广告:周日“牛转钱坤”直播就是这种线上会议,大家可以关注O(∩_∩)O),可以让我跳出价格去感受市场的脉动。


我也参与了一些交易者的交流活动,感受他们在哪赚了钱,在哪亏了钱,怎么反省,怎么进步。有时候不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我可以找到消息面和资金面的两种解释,至少知其所以然,慢慢知道怎么应对。


再后来我天天看新闻看经济类的书,甚至金融史,还有品种研报,慢慢的,对世界权谋动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对认识交易市场都是有帮助的。因为有些驱动能不能持续必须依靠这些认知。


图片


做一棵有特点的行道树


脱离红海,拥抱蓝海,蓝海并不是就在那里,而是使用自己的特点去构建去契合。


市场的运行是力量汇集而成的,相对于我们发现的规律未必是客观对应的,有时候太过于主观并不契合市场。


这里就是比较矛盾的地方,既不能太主观又要找到独特的地方。特点不仅是方法,更多是认识和逻辑上的。


有时候需要用到反向思维,眼前一亮,人少嘛不就是蓝海了,当然前提是逻辑正确。市场总有犯错的时候,但识别市场的错误并不容易。


之前黄金一波大涨,很多交易者追进去被套了。有个朋友高位居然做了空,虽然被损了两次,但最后还是吃到了大幅回调的利润。他的理由就是,大家蜂拥而至,短期能量会衰竭,超买一定有大幅回调的,只要有一点回调,止损释压就会踩踏,可能回调会很快。


这个位置,多空逻辑都能说得通,多方是顺势逻辑,空方是物极必反的逻辑,看似顺势逻辑更强,但其实这个逻辑已经被透支很久了。


反身性其实是个超级大蓝海,当然也要遵循趋势性,朋友这种摸顶的模式我并不喜欢,但思路可以学习。比如我们经常做的回调多、反弹空,其实就是顺势和反身性的结合,顺大势逆小势。


形态上W底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不仅包含趋势性,还突破一个小压力位,确定了价格的底部,也增强了多头的信心,是多头更加坚实的心理底部。如果把W底反过来,就是头肩形态了,顶部和底部双重下移,形成向下通道,顶和底都是共通的。


大家还记得15年的螺纹钢和22年的棕榈油吗?其实都是反身性的思维给出机会的,供给侧改革让钢厂利润开始打翻身仗,14年很多交易者都在抄底了,没想到15年还能跌,16年涨起来可能还在空头趋势的噩梦中。


市场就是一个快的人赚慢的人,少数派赚多数派的地方,如果一个区间被资金蜂拥而入,必然会引发价格的不合理和资金的拥堵,在梦还没醒的时候,其实趋势已经形成了,这里都是逢高空的惯性思维者的坟墓。


图片
图片


高点和低点,顶部和底部,是反身性蓝海的标志,但并不是通过这些就能判断出机会,这样的形态太多了,很多都是没有延续性的。


所以所谓的个人交易“特点”其实是一种关键的抓机会能力,这种能力是认知积累,它是心中的一本书,厚度才是“特质”。比如15年为何螺纹不是牛市?因为15年底才开始为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为什么22年中棕榈油才开始暴跌?因为那时候美国连续加息抑制通胀。


我们说切入,说择时,其实“特质”就是心中认知阅历的一本经济账。


修炼一颗古树之心


那些交易大师,有时候会逆势介入,浮亏加仓。


且不说对不对,谁有这种气魄?当我们有了方法,有了认知,最终的追求是心境。


大道至简的大师境界,往往是内力深厚而不注重招式,交易的目标也从赚钱升级为对自己认知的证明,功利心变成了自我证明。


交易的心境变化大概是这样吧:激动心——功利心——工作心——平常心。这也是为啥财务自由的人,做着玩儿的人,做交易更容易成功,因为心境平常,就能平常心对待波动。


古树之心,就是平常心,以平静对抗风雨,方得长久。


交易者,不缺思维思路,缺的就是几次顿悟!凡得道者,都是在盈亏之前就想好了有可能发生的事,并明确了胜率和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


我遇到过一个交易顿悟者,他说有一段时间做得非常顺,多空都赚钱,他把这些归功于自己的谨慎,避免了很多会亏损的单子。后来他顿悟到,这些并不是谨慎,一个交易者的谨慎难道不应该是提前规划好的吗?


他又重新复盘了交易过程,发现添加一个主观强弱分析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从那以后他就盯着这个交易,每天用一张纸记录预期和过程,没写的不做。


后来他发现,过了逼着自己模式化的阶段,就进入了平常心的阶段,每天看一眼行情就知道该怎么做,亏了钱觉得那是应该亏的,正常正常。自那以后交易就很顺,并不是赚了很多,而是心境好了,对行为很苛刻,对结果很宽容,就很容易满足。


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很大的突破,已经突破了术的范畴。


古树之心,深咬寸土,立定自身,任尔风雨。



■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及所在机构观点,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货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牛钱网编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获授权转载刊登时应标明作者及来源。添加客服微信:niumoney1,获得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如果您对牛钱网有意见和建议请发邮件至:

niumoney@163.com,并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全国服务热线:0551-63423017

工作时间: 08:30-17:00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2015 niumoney.com 牛乾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合肥牛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皖B2-20180032-2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22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皖) 字第0048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8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