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砂糖桔调研的第二天,牛钱网调研团来到河北的晋州市、有名的“梨窝”赵县和原主产鸭梨的沧州泊头市进行调研。调研纪要如下:
调研第一站:晋州市马于镇李家庄村
一路有很多梨的收购点,我们在一处人气比较旺的收购点停了下来,并向里面的果农和果商了解情况。
收购情况:现在收购价1.7元/斤,质量相对辛集2.5元的梨有所下降,梨的差价在果面上,果面没有那么细,果点较大,观感是最主要的问题。观感三要素:果形、果面、果点;好梨子三标准:好吃、好看(观感)、耐储。实际在河北,像这种质量的皇冠梨占主导,大约占到五分之四,而像辛集市那种最好质量的皇冠梨占比五分之一。
据果商介绍,现在的价格是从10天前5块多的价格一步步跌下来的,目前已比较稳定,上下跌幅度已不大了,去年同期价格也在1.7元上下。今年果面果形相对往年还是比较好的,没有特别不利的天气出现,产量同17年差不多。
上市期:这个收购点是从7月3日开始收货,目前每天收购1000多件货,并不算多,到了7月下旬货量才会大,因为7月20日至8月5日才是皇冠梨的集中上市期,也是用于存储的最主要收购期。
调研第二站:晋州市程家营村
这是距离第一站不远的另一个村,人气也很旺,除了收购梨,我们还看到了早熟苹果和李子。
收购情况:基本收购价也在1.7元/斤左右;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少早熟苹果,藤木苹果开秤价是1.45元/斤,最高到过1.8元,现在是1元/斤;美八苹果现价即开秤价是1.5元/斤,同往年差不多。李子的价格就有些出乎意料:4毛/斤,而前几年可以卖到1.2至1.6元,李子亩产能达到8000至10000斤,1亩地收入可达一万多元。
劳动力:在收购点我们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大多是年纪偏大的人在出售梨,年轻人几乎没有,而收购果商青壮年居多,说明一般在家种梨的收入还不如正常工作或打工,毕竟只有一点土地和收入,那么以后种梨、收梨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收购点还有不少年轻学生在打工,因为现在是暑假期,学生可以过来打散工挣点零花钱。
调研第三站:去赵县路上的一果园
这一路上多是梨园,这一处的果园套了两种不同的袋子,据介绍,黄袋子里是皇冠梨,而红色袋子里是雪花梨(雪梨),现在的皇冠梨都是从雪梨嫁接而来。
雪梨:这就是大街小巷热卖的冰糖“雪梨”,雪梨一般8月底才上市,但雪梨的口感、观感和耐储性都比不过皇冠梨,当然价格也就比不上皇冠了,所以我们才看到很多原是雪梨的果园嫁接成了皇冠梨;这里的梨去年减产了70%,今年跟前年差不多。
调研第四站:“梨窝”赵县
赵县被称之位“梨窝”是因为,这里是梨的主产地,而用于储梨的冷库也是非常之多(河北一半以上)。
冷库情况:首先我们乘车路过赵县的大马圈村,沿途看到非常多的冷库,其中一些都是九几年建的,以前都是用来储存雪梨和鸭梨的,而现在荒废的较多;不过大多数还是能够正常使用,这几年新建的也多,据说赵县的冷库已经占河北的一半以上,除了今年储存梨能赚钱,前四年都是惨不忍睹,能生存下来的都是很不容易。
我们来到了调研团成员的个人冷库,他总共库容是40000吨,目前还是空的;据他介绍,建冷库的成本可以按照每万件库容需投资20万元算。
产区情况:赵县的原先也都是雪梨和鸭梨为主,自从08年皇冠梨的出现,产区慢慢都在嫁接皇冠,目前这里产区可以简单划分为:皇冠梨产量60%、雪梨产量30%和鸭梨10%产量;质量好的雪梨可以卖到1元-1.3元,但相对皇冠还是有差距,既然皇冠梨相对高产价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雪梨?因为雪梨嫁接皇冠需要2-3年才结果,而且皇冠产量越来越多,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其以后的行情,所以有的人还不想立马改。
调研第五站:泊头市洼里王镇
接待我们的是位很精神的大爷,他有二十来亩地,其中有十来亩的皇冠梨,都是从鸭梨嫁接过来的,树龄在13年左右,另外还剩下十亩的鸭梨。
泊头原就是鸭梨的老产区,不过因为皇冠梨的出现,而鸭梨的价格低、收成相对低,以及口感和外观都没有皇冠梨受欢迎,导致果农都在逐步的嫁接换品种。
套袋情况:据介绍,十来亩地的皇冠梨套了20万的袋子,亩产能达到1万斤,与前年一致,我们看到每棵树都挂果很多,这会导致个头略偏小。如果今年更加风调雨顺,亩产可能会更高。
价格:泊头位于河北东边,这里开秤相对晚些,开秤收购价为1.6元/斤,而没经历前期高价的时刻,这里大面积上市要到8月1日后。这里的价格一般比赵县便宜2毛钱。去年皇冠梨开秤1.5元,后期逐步上涨,不过大爷有个10万箱库容的自家冷库,18/19年大爷储存了6万箱梨,平均箱重36斤,所以有好的收入。而对于今年,大爷也直言难以判断,收储难度很大,风险较高。
鸭梨:果形呈葫芦形,今年亩产略少,因为这里前期受到了冻害,大爷还有三百棵以上的鸭梨,鸭梨的树龄在三十年以上。鸭梨是八月底九月初上市,价格一般1元/斤,亩产在6000斤上下,所以大爷也想逐步的把鸭梨嫁接为皇冠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