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数”说期市这十年之四

下一篇

提高油料产能见成效油菜传统产区获新生

分享

期货公司资管锚定特色向未来

2022-10-13 09:04:58    期货日报    崔蕾
“欢迎关注牛钱网官微(niumoney_com),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专业及时、有价值的信息及交易服务。”

自2012年萌芽开始,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经历了创新业务放开后初创的快速增长期、资管新规带来的阵痛调整期和新规发布后的稳步发展期。时至今日,正逢十年荏苒。相比其他行业资管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发展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其规模从0元到2000亿元,回落到1000亿元再重回3000亿元。行业用最短的时间摸索成长,用最快的速度调整方向,又在前进中寻找着最具行业特色的发展路径。

快进式发展  十年把稳前进方向

回到十年前,《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于2012年7月公布,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自此期货公司正式进入资管市场,2012年11月,中国首批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获批,开启了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征程。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发展初期,只能开展“一对一”专户业务。2013年,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开始开户,当年客户约280户,管理资金约12亿元。

2014年年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一对多”放开,迎来“井喷式”发展。2014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由“一对一”扩展至“一对多”。2014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期货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的门槛由之前的5亿元净资本降低至1亿元。

“我国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整体起步较晚,我们可以把2014年年底期货公司获得‘一对多’资管牌照看成是期货资管业务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中信期货副总经理、资管中心总经理朱琳表示,自此以后,我国的期货资管行业终于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2014年年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约为124.82亿元。而随着业务模式的放开和准入门槛的降低,2015年年底,期货行业共有122家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为3478只,存量产品规模为1063.74亿元。

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期,2016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加强了对资管产品的监管,对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杠杆比例、资金池、外部投顾、打破刚兑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2016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为3644只,存量产品规模为2791.72亿元。而到2017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为3319只,存量产品规模为2458.40亿元。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迎来了规模增长的拐点,管理规模开始回落。

瑞达期货副总经理徐志谋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因为期货资管起步较晚,所以在成立初期,存在规模小、自主管理能力不足、过高依赖通道业务以及衍生品投资比例不高等特点。

2018年10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期货公司主动调整资管业务模式,寻求健康发展的新路径。伴随而来的是调整带来的阵痛,2018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数量和规模双双“腰斩”,存量产品数量仅剩1809只,存量产品规模仅剩1276.34亿元。2019年,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继续下降为1219只,存量产品规模略回升至1428.62亿元。

经过调整期,2020年开始,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进入快速回升期。2020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为1265只,存量产品规模为2196.69亿元。重回2000亿元大关后,2021年年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存量产品数量为1724只,存量产品规模为3549.09亿元,行业规模冲破2016年的高点。

虽然期货资管错过了我国大资管行业早期高速发展时期,在起步阶段的资本和人才积累上也曾存在过一定的短板,但朱琳认为,最近几年期货资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头部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快速提升,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都较前几年得到大幅改善,已经成为大资管行业的重要板块之一。

在徐志谋看来,经过十年发展的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虽仍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可投资范围较为广泛,且在经历资管新规后,能快速恢复到新规前水平,说明了市场的期待和风向。尤其是近两年,CTA的资产配置功能得到众多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关注。

量质皆提升  转型发展初显特色

2022年,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走到了第十年。据中期协统计,截至2022年8月底,共有129家公司可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正常运作的资产管理计划共1910只,净资产规模3659.25亿元,不断创出新高。同时,在产品管理方式上,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以主动管理为主,主动管理型产品规模2413.93亿元,占比62.3%。而最能代表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特色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335.58亿元,占比9.17%。

在资管新规实施后,期货公司迅速调整状态。徐志谋介绍说,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去通道过程基本完成,业务开展更加规范,主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行业实现转型的同时规模也不断创下新高。

规模快速回升的期货公司资管业务也展现出比较明显的发展特点。通过分析行业发展数据,徐志谋表示,一是行业分化非常明显,行业集中度极高,头部效应十分明显。二是主动管理是行业目前的核心,主动管理规模2020年以来长期占比在77%以上。三是固定收益类规模占据主要地位,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类规模依然占比很低。2020年以来,固收类规模长期占比在50%以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长期占比在10%以下。四是机构配置比例逐步提升以及策略与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目前,期货资产管理计划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占比超过58%。

然而,从当前期货资管行业头部机构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来看,朱琳总结为,已初步形成投资管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衍生品(CTA)、大类资产配置(FOF)两类投资策略为特色,多类型策略并进的格局。

一起向未来  打造行业特有竞争力

在拔丁抽楔之后,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正在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行业内部,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分化在不断加剧。

据中期协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行业管理规模的中位数为3.67亿元,而资管产品规模排名第一的中信期货,规模为1357.07亿元,行业占比达37.09%。资管业务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期货公司管理规模总计则已经占到全行业管理规模的77.14%。

行业未来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头部公司需要在大资管行业中找准自身定位,提高业务竞争力。而业务规模较小的期货公司,则需要发掘自身特色,从“小而美”出发将业务做强。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需立足衍生品特色,徐志谋认为,期货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衍生品市场的优势,严守合规和风控底线,寻找业务专业化、差异化、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实现资管业务能力和业务规模的双重提升。

“期货公司作为新兴的资产管理机构,虽然与资产管理业务开展得相对成熟的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目前在管理规模、人员储备、品牌认知度等方面不具备整体优势。”朱琳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但也应该看到,期货公司尤其是头部期货公司,在衍生品研究、交易、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仍是继续围绕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综合投资管理服务能力,继续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护城河”。

从期货公司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徐志谋认为,首先要增强内部力量,加大培养与积累交易人才和策略开发人才,打造高水平的投研团队,将金融科技融入产品的设计和运行当中,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其次要增强产品广度,将固收、权益类以及场外衍生品等适当配置在产品当中,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线,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最后要强化期货公司的综合能力,实现资管、风险管理、经纪等多项业务和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后,期货资管发展将向更加明确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道路发展下去。”徐志谋说。

对目前业内的头部公司来说,朱琳认为,下一步首先要按照大资管一流标准打造资管团队,面向资管全行业选人才、建团队;其次要继续强化投研人才梯队建设,形成“投资风格稳健、管理规模增长和投研团队扩充”的良性循环;最后是策略产品化,资管管理与财富管理应保持紧密沟通。“以上三点同步发力,才是期货资管业务的长期发展之道。”她说。

(注:本文经牛钱网采编,并已标注来源,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添加牛钱网公微:niumoney_com,获得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如果您对牛钱网有意见和建议请发邮件至:

niumoney@163.com,并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与您联系!

全国服务热线:0551-63423017

工作时间: 08:30-17:00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2015 niumoney.com 牛乾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合肥牛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沪ICP备15020862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22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皖) 字第0048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180032